最新中国新闻

中国在海洋产业取得技术突破以促进增长

中国首个自主开发的海上油气开采设施——海底圣诞树系统在中国南方海南省莺歌海投入运营。 /CFP

中国首个自主开发的海上油气开采设施——海底圣诞树系统在中国南方海南省莺歌海投入运营。 /CFP

周三的工业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在海洋产业取得多项技术突破,7月份国内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告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国海洋运输发展总体平稳。

“沿海地区积极保障港口集疏运体系畅通,通过陆运转水运、江海联运路线,解决港口积压问题。”崔说。

中国东部上海市上海港的景色。 /CFP

中国东部上海市上海港的景色。 /CFP

高科技驱动产业

得益于世界第一艘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原油油轮和中国第一艘海上油气开采的尖端技术,7月份中国港口协会监测的港口总吞吐量同比增长8.4% .

“有关地区还扩大了出境路线,以确保运输畅通和供应链稳定,”崔说。

7月份,CPHA对外贸易监测港口总吞吐量同比增长6.3%,沿海8个集装箱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7%。

此外,7月份全国最大的两个港口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6.8%和25%。

00:41

世界首艘LNG双燃料原油油轮

今年2月,中国海运集团(CSSC)向航运巨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交付了世界上第一艘名为“元瑞洋”的LNG双燃料原油油轮。

该船以LNG为主要燃料,配备LNG双燃料主机、发电机和锅炉。 在燃气模式下,它的航程可达12000海里,而在双燃料模式下,该船的续航时间可达24000海里。 与其他油轮相比,在航运中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帮助减少 99% 的硫氧化物排放和 98% 的颗粒物。

01:00

中国第一座海上油气开采设施

中国首个自主开发的海上油气开采设施——海底“圣诞树”系统于今年7月在中国南方海南省莺歌海投入运营。 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称,该系统每年可生产约2亿立方米天然气。

海底采油树系统将深海油井与运输管道连接起来,在开采过程中控制油气井的体积,并进行实时监测。 欧美只有5家企业掌握了水下抽气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阅读更多:

中国交付世界首艘超大型LNG双燃料油轮

我国首台国产石油钻井海底采油树投入使用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改善您的体验。 我们假设您对此表示满意,但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退出。 接受 阅读更多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