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周日下午成功将其空间站实验室模块“问天”发射到轨道上,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航天器。
北京时间下午 2 时 22 分,搭载问天的长征五号乙运三火箭从海南省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
点击这里查看CGTN对活动的现场报道。
大约八分钟后,实验室舱与运载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CMSEO)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问天号将与在轨天河核心舱会合对接,形成中国三舱空间站的第二部分。
7月17日,天舟三号货船离开天河,离开前对接港,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问天实验室舱。
目前在核心舱的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随后将进入问天舱。 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见证两个大型空间站舱在轨对接的中国航天员。

2022 年 7 月 24 日,搭载文天实验室模块的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中国南部海南省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MG
2022 年 7 月 24 日,搭载文天实验室模块的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中国南部海南省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MG
关于问天实验室模块
“问天”舱长17.9米,最大直径4.2米,起飞重量23吨,是我国研制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
它拥有与天河核心舱相同的宇航员生活设施,包括三个睡眠区、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厨房。
实验室模块将为太空科学实验提供更大的平台。 主要用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该模块配备了用于生命生态学、生物技术和可变重力科学的实验室柜。
空间站核心模块上的一个小型机械臂的重量和长度只有现有机械臂的一半,安装在问天模块上。 该机械臂的负载能力约为其前身的八分之一,其末端位置精度是其前身的五倍,使其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小型机械臂将执行与其前身类似的任务,包括在舱外活动期间协助宇航员以及对舱外条件进行检查。

闻天实验室模块。 /新华社
闻天实验室模块。 /新华社
下一步是什么?
空间站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梦天实验室舱将于10月发射升空。
届时,中国空间站将从基础核心舱扩建为基本的T型三舱结构,核心舱天河位于中心,两侧分别为问天和梦田两个实验室舱。
阅读更多: 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会是什么样子?
梦天模块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备多学科实验室柜,用于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和航空航天技术实验。
CMSEO副主任林希强在今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任务发射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空间站建设阶段计划进行近100个实验。
他说,运营正常化后,将开展大规模的科研工作。 该研究有望有效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与演化、自然规律、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领域的突破。
(CGTN 的布施也为这个故事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