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新闻

中国白鲟的消失呼吁采取保护行动

随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周四在其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宣布中国白鲟灭绝,这一消息迅速在中国社交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人对该物种的丧失表示哀悼。

这个消息其实并不新鲜。 早在 2019 年,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就已经估计,这种原产于长江的淡水鱼类可能在 2005 年至 2010 年间灭绝。尽管中国白鲟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是在 2003 年,但此后一直没有证据表明该物种存在然后,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科学验证,才能正式宣布该物种灭绝。

2003年,魏启伟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宜宾市营救最后一条中国白鲟。

2003年,魏启伟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宜宾市营救最后一条中国白鲟。

研究带头人、中国水产科学院(武汉)长江水产研究所教授魏启伟研究鲟鱼近40年,1996年起参与IUCN对中国鲟鱼的评估.

“宣布一个物种灭绝意味着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调查应该在与其寿命相适应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以中华白鲟为例,它可以活大约 40 年。我们发现的最后一条中华白鲟2003年的时候长约三米,估计有20多岁了,不到20年就死了,也就是现在。”魏告诉CGTN。

中国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可以长到七米。 它们在野外的庞大体型和少量种群使得人工繁殖它们变得困难。 魏说,他们在1990年代曾尝试人工养殖白鲟,但失败了,甚至养了一个多月都困难重重。

1993年,在中国中部湖北省宜昌市发现了一条中国白鲟。

1993年,在中国中部湖北省宜昌市发现了一条中国白鲟。

中国白鲟在人工养殖之前就已经灭绝,但它的灭绝为保护中华鲟和长江鲟等其他淡水物种发出了警告。 在更新的名单上,长江鲟被宣布为“野外灭绝”,中华鲟“极度濒危”。

据魏说,近几十年来,大量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和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重点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三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一条年轻的长江鲟。

一条年轻的长江鲟。

中国白鲟比恐龙活得更久,但无法活过现代。 拯救中华鲟、长江鲟等其他濒临灭绝的鲟鱼,让它们从濒临灭绝的边缘复活,仍有希望。 只有集体努力,才能避免遗憾。

(所有照片均由魏启伟提供)

(如果您想贡献并拥有特定的专业知识,请通过 [email protected] 与我们联系。)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改善您的体验。 我们假设您对此表示满意,但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退出。 接受 阅读更多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