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问天任务追求“零窗口”发射,是指在预定的最佳时间发射,以达到预定目标,将问天的实验室舱与在建的中国航天核心舱天河对接车站。
如果没有按时实现“零窗口”发射,任务必须推迟到下一个发射窗口。
长征五号乙运三(LM-5B运三)是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体积庞大,系统复杂,搭载问天(意为“探天”),从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局(CMS)的数据,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点 22 分,海南岛南部岛屿省份。
为确保长征五号乙在精准时间窗口内完成首次“零窗口”发射任务,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零窗口”发射有多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钟文南告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次发射是长征五号乙首次执行交会对接任务。
“为了与核心模块会合对接,需要在0秒内发射,所以发射时间不能超过1秒。”
7月24日,中国首位负责按下按钮将火箭送入太空的女工程师刘金杰告诉CMG,“追求‘零窗口’发射意味着我需要更多地熟悉可能的紧急情况。”
此前,我国的长征二号F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多次“零窗”发射,技术相对成熟。
然而,对于体积更大、系统结构极其复杂的长征五号乙来说,任务难度增加了很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也很复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于梦伦表示:“‘零窗口’对我们的火箭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按时发射。”
“从起飞到入轨的时间是严格控制的,所以对于我们的火箭,专门设计了一套控制策略来满足这个要求。总体来说,提高了发射效率,可以快速对接实验室舱。与核心模块。”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长征五号乙如何实现“零窗口”发射?
钟文安介绍,为提高发射前应急响应能力,发射团队制定了1000多项预案,均经过验证和测试,以应对突发事件。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室舱任务指挥员廖国瑞表示,他的团队着力加强实装操作、复合训练、故障排除、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训练,有效提高了人员执行任务的能力,从而以确保任务状态和节点得到很好的控制,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2022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任务副总设计师黄兵表示,他所在的团队对发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整个计划有上千项,以确保即使有是一些突发情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
黄说,由于发射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零窗口”模式不允许时间误差,火箭设计了自动化机制,可以在任何意外情况下自主选择最佳飞行路线。 .
“比如开车,如果错过了一个路口,要想按原计划准时与伙伴见面,就必须重新规划路线。其实我们火箭的轨迹已经设计好了智能,因此它可以主动恢复飞行中丢失的时间,”黄说。

2022 年 7 月 24 日北京时间 14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2022 年 7 月 24 日北京时间 14 时 22 分,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从海南省沿海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CFP
长征五号乙的碎片 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
据中国气象局监测分析,周日凌晨12时55分左右,长征五号乙重返地球大气层末级残骸落入东经119.0、北纬9.1的周边海域,大部分组件在重返过程中被烧毁。
这是我国最强火箭自2020年首次发射以来的第三次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获批启动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届时,空间站将从单模块结构演变为具有三个模块的国家空间实验室,包括核心模块天河、实验室模块问天和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