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热浪袭击的江苏省的一家购物中心,顾客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度变化,而空调则不断调整用电负荷,以确保高峰时段的电网稳定。
这是虚拟电厂工作的典型场景。 随着酷热天气的挥之不去和经济活动的回暖,随着中国寻求解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方法,虚拟电厂在中国正蓄势待发。
这个怎么运作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会长杨坤说:“虚拟电厂并不是真正用于发电,而是一种管理能源的系统。”
“安装在工厂等重度用户中,控制空调、电灯等电器。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精准的电力管理,帮助维持电力供需平衡,”杨说。
传统上,一个城市会建造更多的发电厂来解决电力紧张。 虽然能够增加高峰时段的供应,但扩大后的产能可能会在更长的非高峰时段闲置。
相比之下,虚拟电厂的目标是在供应不足时减少用电,从而稳定需求侧的电力运行。
杨补充说,虚拟电厂也可以在中国的绿色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家推动清洁、低碳电网转型的过程中,它们促进了分布式能源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电力。
中国在2016-2020年期间开始试点虚拟电厂,并继续努力促进利用。
例如,上海启动了一个连接繁华市中心周围商业建筑的项目。 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河北分公司也启动了类似的项目,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电网支撑。
期待什么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员王鹏表示,尽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虚拟电厂有望从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和蓬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中获得机遇。
中国已宣布力争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在杨先生看来,虚拟电厂将受益于国内分布式电池、电动汽车、储能和微电网的快速发展。 通过聚合这些资源,虚拟发电厂可以让工厂和公民参与建立能源共享网络。
政策激励措施也已经到位。 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中,国家提出要提高“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鼓励虚拟电厂参与系统性电力调节。
今年早些时候,虚拟电厂的发展被纳入国家建设现代能源系统的五年计划。 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省级地区的能源发展纲要和碳中和方案中也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