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 29 日,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南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讲话。/CFP
2023 年 3 月 29 日,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南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讲话。/CFP
中国当局周三在博鳌亚洲论坛 (BFA) 上谈到了金融部门如何促进该国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目标是在 2030 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更进一步,指的是净零碳排放。
中国人民银行 (PBOC) 行长易纲强调,实现国家绿色目标需要“胡萝卜”和“大棒”。 他将财政激励称为刺激市场参与的“胡萝卜”,而“大棒”是碳价格和碳税。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工具,商业银行可以在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向中央银行申请低成本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将提供商业银行贷款本金的 60% 用于碳减排,一年期贷款利率为 1.75%。
商业银行必须公开披露碳减排贷款和此类贷款资助的减排量信息。
2023 年 1 月 8 日,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风电场。/CFP
2023 年 1 月 8 日,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风电场。/CFP
易说,已经发放了超过 3000 亿元人民币(436 亿美元)的再贷款便利,对国内外投资项目的待遇相似。
易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开展国际合作,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问题。
“与欧盟委员会一起,我们在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绿色金融分类方面实现了 80% 的趋同率,”他补充说。
同时,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谈到了在减少碳排放的路径上设计一个目标函数来权衡不同政策目标的价格以实现多目标下的最优解的必要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副主任赵晨新警告说,中国在追求碳峰值和碳中和方面面临挑战。
他表示,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能源安全基础。
另外,博鳌亚洲论坛主席、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了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重要性。
“这是绝对必要的……中国和美国以和谐的方式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许多全球性问题,”潘基文在接受 CGTN 采访时说,并补充说他们应该从气候问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