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生效的中国新《期货及衍生品法》是中国第一部旨在规范衍生品交易的法律。 这也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的新法规之一。
部分原因在于该国期货市场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 过去 10 年,中国推出了近 65 种新的期货和期权产品。 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共有96种期货和期权产品,产品涵盖农业、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市场成交量也在稳步增长。 今年前六个月的交易量比 2012 年同期增长了 3.78 倍。
为进一步深化行业发展,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中国期货及衍生品法》。
“《期货及衍生品法》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中国曾考虑将期货交易法纳入其1993年的发展目标,经过近30年的市场实践和不断尝试,终于形成了。”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经济法部副主任王翔
新法将在中国金融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它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将促进其稳健运行。这也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王说。
业内专家认为,新法将为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期货及衍生品法》概述了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三大功能。过去三十年,期货行业变得更加精简和规范,但许多人仍然认为它是一个市场新法将提振专业投资者的信心,并有助于吸引更多机构参与,”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
中国期货市场逐步对外开放。 目前,9个期货和期权合约对境外投资者开放,其中包括7个期货和2个期权产品。 新法律还侧重于与跨境交易相关的法规。
“市场开放的首要任务是管理跨境交易风险。新法第11章规定了境内外投资者参与跨境交易的规定。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与国际交易密不可分。该法体现了中国政府加快高水平开放衍生品市场的决心,”王补充道。
新法也为中国对外开放增添了新的法律保障。 洪强调,这将有助于推动更多成熟期货产品的国际化,吸引更多海外专业交易者。 这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定价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