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新闻

BRI:十年的全球伙伴关系 – GBA 科学论坛 2023 见解

周一,大湾区科学论坛首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广州揭幕。 “一带一路”倡议(BRI)的一项显着成就是中国科协(CAST)科技组织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 该计划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际组织和1000多个国家级组织的参与者,从而扩大了其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这一成就凸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科学合作方面的新兴作用。

本次论坛不仅是为了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成立十周年,也是为了发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这是一份分析“一带一路”框架内科技创新与合作的进展和未来可能性的实质性研究。

该报告概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路线图。 到2025年,重点合作领域和机制实现突破,到2035年,目标是建立全面、前瞻性的科技合作框架。 该战略包括多方面的合作,重点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管理重大传染病、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和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白春礼赞扬了大湾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贡献。 他认可该地区为加强和加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关系所做的努力。

同样,中国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良表示,ANSO的支持使泰国和越南成为中国空气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污染控制材料、设备和技术。 这一发展扩大了中国科技能力的范围,产生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白和赵的观点在其他知名论坛与会者中得到呼应。 他们共同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开创性、全面和长期的国际倡议的重要性,代表了加强和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新的发人深省的途径和选择。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重要平台。 共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局良好,象征着十年来卓有成效的全球合作。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改善您的体验。 我们假设您对此表示满意,但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退出。 接受 阅读更多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