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发时,中国的工厂纷纷停工,全球航运放缓。短短数周时间,美国的商店开始断货,那些依赖外国原材料的美国公司接连倒闭。
如今类似的趋势正在重演,但这次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总统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上调至最低145%的决定,这一惊人税率直接导致中美贸易几近瘫痪:往来两国港口的大型集装箱货轮数量锐减,未来数周抵达美国口岸的中国商品将呈断崖式下跌。
虽然自4月初以来对中国产品的高关税就已实施,但中国产品的供应以及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所支付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不过,一些公司现在已经开始提高价格。专家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随着中国工厂取消订单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将席卷世界各地,最终抵达美国,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4月,中国发往美国的满载玩具、家具等商品的巨型集装箱货轮骤减约三分之一。

消费者尚未明显感受到关税影响,是因为集装箱船需要20到40天才能穿越太平洋。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然后,中国商品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美国各地还需1至10天不等。这意味着,4月初生效的对华高关税现在才开始导致抵达美国港口的货轮数量减少,而这一趋势应该还会加剧。
到5月底或6月初,消费者可能会开始看到一些货架空空如也,零售商和物流行业可能会出现裁员。阿波罗公司的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科表示,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对美国经济的重大影响将在2025年夏天开始显现,届时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经济衰退。
他说:“美国消费者将在几周内看到服装店、玩具店、五金店和零售药店出现缺货的情况,而货架上仍有的商品价格也将上涨。”
玩具公司Viahart的首席执行官莫尔森·哈特在X上写道:“这就像我们正加速冲向一堵砖墙,但司机却浑然不觉。等他发现时,踩刹车为时已晚。”
中国进口商品的下降趋势在上周五进一步加剧——美国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所谓小额关税豁免政策。该政策允许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免关税直邮消费者,这不仅助推了Temu和希音(Shein)等企业的商业模式,更导致发往美国的个人包裹激增,其中许多是走空运。
支持这项政策改变的人表示,这个关税漏洞让中国的出口商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但取消这一政策已经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而且预计这一变化会给航空公司以及联邦快递等私营承运商带来压力,小额商品运输曾是这些承运商的稳定业务。

港口工人和物流公司早已预见到行业将受冲击。洛杉矶港是中国商品运抵美国的主要入境点,近几个月来,由于企业和消费者试图在关税生效前囤积货物,该港的进口量激增。但现在进口潮已开始消退。
港口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周抵达洛杉矶港的集装箱数量预计将下降超过35%。该港口的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由于运量不足,原计划5月靠港船舶有四分之一已经取消了行程。
塞罗卡表示,大约在两周前开始,从中国抵达该港口的货物变得“寥寥无几”。
数据显示,重型卡车的销量也大幅下降,这表明物流企业预计未来货运量将持续减少。
贸易专家指出,由于企业近几个月来大量囤积库存,若白宫能尽快大幅下调对华关税,美国经济和消费者或将避免最严重的冲击。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数据显示,当前美国的库存已达到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为企业提供对华业务咨询的Teneo公司董事总经理吴佳柏(Gabriel Wildau)说,美国零售商在今年前三个月囤积的中国商品,将留出一段涨价的缓冲期。但他说,如果情况不能迅速改变,美国消费者将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感受到贸易变化带来的影响。
分享
© 2025 Times of China.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