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盟+3(10+3)外长会议上提出了促进东亚合作的四项建议。
王毅说,25年来,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合作不断深化,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各国确立了构建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完善了合作框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建设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了东亚产业链、供应链和利益的融合。说。
王毅说,他们还增强了危机应对能力,取得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等标志性成果,建立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
他说,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下,10+3合作正处于承前启后、展望未来的关键时期。
部长表示,中方愿与地区国家一道,推动东亚合作取得新进展。
为此,王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规划东亚长远发展蓝图。 中方支持通过新的10+3合作五年工作规划,为未来合作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新动力。
中方也支持探索10+3合作、中日韩合作、三个10+1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方愿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框架下为RCEP经济技术合作设立专项捐款,帮助东盟国家提高履约能力。
中方也愿与有关国家一道,推动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支持建立10+3移民和领事磋商机制,增加中国与其他10+3国家的直航。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是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中方支持建设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和建立灾害管理部级会议机制,将尽早提供医疗物资清单。
中方还将加大对10+3大米应急储备机制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粮食供应能力,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四是引导区域转型发展。 王毅呼吁,扩大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数字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区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区域绿色发展,打造10+3低碳伙伴关系,加强扶贫合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会议上,各方充分认识到10+3合作对地区国家成功抗击COVID-19和恢复经济的重要作用。 双方同意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全面落实RCEP,帮助各国增强经济韧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共同应对粮食和能源安全挑战。
各方同意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努力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让10+3合作更好造福地区国家人民。
(封面: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档案照片。/中国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