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新闻

新闻分析: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去俄罗斯?

中国外交部宣布,应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周五,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北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习主席即将到来的访问将是一次友谊、合作与和平之行。

在此次访问确定之前,美国一些人已经猜测了一阵子,美国媒体争先恐后地披露出访日期的版本,并试图让乌克兰危机劫持这次访问,这是华盛顿的一部分。明显企图抹黑这次访问和中俄关系。

王毅反驳强调,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的。

透明的中俄关系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习近平最后一次访问俄罗斯是在 2019 年两国庆祝建交 70 周年之际,他称赞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开的真伙伴”。

谈到下周的访问,国际事务观察员朝阳少霞表示,无论是否有乌克兰危机,两国领导人保持定期接触和访问是很自然的。

这位分析人士说,其他国家不能左右中俄发展关系的方式。

近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采访时对中俄经贸合作现状表示赞赏。 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902.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10年前增长120%。

他补充说,能源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对俄罗斯的机电产品、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均有大幅增长。 本币结算比重继续提高,俄罗斯银行广泛开展人民币业务。

“很明显,中俄接触并不是所谓的大哥小联,”国际事务观察员说。

“取而代之的是君子之间诚信、开放、谋求双赢的友谊。”

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遏制力度。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华盛顿一直试图削弱俄罗斯,敦促基辅“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同时,它正在推动“印太版北约”和同盟体系,以加强对中国的包围。

此外,美国一些人甚至将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描述为“邪恶联盟”或“专制联盟”,称中俄关系更加密切将对国际秩序构成挑战。

朝阳说,华盛顿这样做是想挑起一场新的冷战,美国和欧洲将与中国和俄罗斯作战。

“然而,当美国带着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滤镜看待中俄关系时,它看到的只是自身形象的倒影,”他说。

他补充说,华盛顿对两国的遏制适得其反,因为它只会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产生越来越密切的“背靠背”合作关系。

这位观察家警告说,作为回报,这种亲密关系可能会使美国更加焦虑和不安全,因为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将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可能与伊朗的联盟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最大潜在威胁,正如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在其 1997 年的著作《大棋盘》中写道。

中方早就明确表示,中俄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摒弃冷战思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向媒体介绍习近平访华情况时重申,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将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

王毅说:“这与某些国家坚持冷战思维、勾结别国、拉帮结派、搞集团对抗,搞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完全不同。”

乌克兰危机:推卸责任

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之际,正值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之际。

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强调,习近平的访问将是一次和平之旅。 中方将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乌克兰外长德米特罗·库列巴周四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通电话,向秦刚介绍了冲突最新进展和和谈前景。

库列巴说,中方关于政治解决危机的立场文件显示了推动停火、结束冲突的诚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访问期间 [by President Xi] 对于俄罗斯,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和平发声,为和平尽一份力。”这位国际关系分析人士说。

尽管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但中国却因危机多次登上美国媒体的头条。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一些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断声称“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并威胁北京“如果走那条路”将付出“实际代价”。

当美国一些人鼓吹中国不应该支持“俄罗斯的侵略”,北京必须在“说服俄罗斯停止战争”方面发挥作用时,他们的真正意思是推卸责任,让中国为旷日持久的冲突负责,朝阳。

但美国不希望乌克兰危机降温,解决危机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美国和西方。

(封面: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上的中俄两国国旗。/新华社)

本网站使用 cookie 来改善您的体验。 我们假设您对此表示满意,但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退出。 接受 阅读更多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