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秘密武器是一支已经彻底改变了制造业、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机器人大军。
中国各地的工厂正在飞速实现自动化。工程师和电工们管理着机器人队伍,自动化的操作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因此,中国的工厂将有能力让许多出口产品的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在应对贸易战和特朗普总统的高关税方面占据优势。中国也正面临着来自欧盟以及巴西、印度、土耳其、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新贸易壁垒。
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现已超过了美国、德国或日本的水平。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中国平均到每万名制造业工人头上的工厂机器人数量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
中国的自动化进程得到了政策引导以及大规模的投入。随着机器人取代工人,即使在劳动力老龄化且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从事工业工作的情况下,自动化也能让中国继续主导大规模生产。
云幕智造是中国顶尖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贺亮说,中国下一步将努力把机器人技术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商业领域。
“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是打造另一个电动汽车产业,”他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项国家战略。”

机器人不仅正在取代汽车工厂的工人,甚至也在取代中国成千上万个小作坊的工人。
埃隆·李(音)在中国东南部的商业中心广州有一个路边作坊,雇佣了11名切割和焊接金属的工人,制造廉价的烤箱和烧烤设备。他目前正准备花逾29万元从一家中国公司购买一个带摄像头的机械臂。这个设备使用人工智能来观察工人如何将烤箱的各面焊接在一起,然后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重复那些动作。
仅仅四年前,同样的系统只能从国外的机器人公司进口,售价接近100万元。李先生说,“以前,我从未想过要投资自动化”,并补充道,人类员工“每天只能工作八小时,但机器能24小时工作”。
规模更大的公司在自动化方面的投入更大。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在宁波的大型工厂四年前投产时就有500台机器人。现在,它的机器人数量已增加到820台,而且还计划增加更多。
自动平板车一边欢快地播放着肯尼·基的曲子,提醒人们它们正在靠近,一边将铝锭运到自动升降机下,升降机将铝锭吊到一个12米高的熔炉里,熔炉下面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机器。铝锭熔化后,机器将铝铸造成各种车身面板和其他部件。更多的自动平板车、偶尔也有人工驾驶的叉车将这些零部件送进仓库。

还有其他机器人将面板运到装配线上,数百个机械臂在装配线上以最多16个一组的方式协同工作,像跳复杂的舞蹈那样将面板焊接成车身。这种焊接区是所谓的“黑灯工厂”,意思是机器人能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工作,无需开灯。
中国的工厂仍雇佣大量工人。即使已经实现自动化,工厂仍需要工人来检查质量,安装一些需要灵巧的手安装的部件,例如汽车线束。仍有些工作是摄像头和计算机无法独立完成的。在汽车喷漆之前,仍需要戴着手套的工人们用砂纸打磨掉车身上任何细微的瑕疵。
但一些后续的质量控制步骤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实现自动化。
在极氪装配线的末端,十几台高分辨率摄像机为每辆汽车拍照。计算机将这些图像与一个包含大量正确组装汽车图像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果发现差异,会提醒工厂的工作人员。计算机完成这项任务只需几秒钟。
“我们大多数同事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显示器前,”极氪员工平基·吴(音)说。
极氪和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利用人工智能,更高效地设计汽车及其功能。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