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加征巨额关税,接下来是猛烈的报复行动。中国的民族主义博主们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比作宣战。中国外交部誓言北京将“奉陪到底”。
几年来,随着世界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两国已考虑在经济上脱钩。本周,两国的贸易关系已在行动和言论上快速恶化,经济脱钩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现实。
这一点在周三表现得尤其明显。当天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追加50%的关税,与几小时前生效的美国对中国商品追加的关税等同。中国还对美国公司采取行动,对十几家公司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并将另外六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禁止它们在中国开展业务。
中国的新关税将于周四生效,这意味着所有从美国运往中国的商品将面临85%的进口税。周三下午,特朗普予以报复,将针对中国出口的关税上调至125%。这两个数字几周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已与特朗普陷入一场胆小鬼博弈,各方都不愿做出让步,以免冒下显得软弱的风险。这场博弈有可能让这场贸易战失控,进而加剧技术以及台湾前途命运等其他竞争领域的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宣称对自治的台湾拥有主权。
特朗普强硬好斗的手段使他成为美国政治的一种奇特力量。但他的对手习近平经历过中国20世纪下半叶政治清洗的动荡,而且他认为美国的竞争手段最终是为了颠覆中共的执政合法性。

“特朗普从未加入过那种对手愿意使用相同手段与他打斗的巷战,”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说。“对中国来说,这事关主权,事关中共对权力的掌握。对特朗普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场政治宣传活动。”
由于房地产危机,中国经济已处于脆弱状态,如今又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幽灵,以及本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为增长提供主要动力的贸易被摧毁的危险。作为中国政府日益不安的表现,审查机构似乎正在屏蔽社交媒体上与“104”(即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率)有关的搜索标签。
“这是对中美经济关系的一次地震般巨大冲击,”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谈到周三追加的关税时说。“这是暂时的动荡,还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还有待观察。”
无可否认的是,中美经济脱钩仍远未成为现实。中国企业(如TikTok)和美国企业(如星巴克)仍在彼此的国家根深蒂固。而且,中国的银行仍与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拴在一起。
中美两国仍处于边缘政策阶段,肯尼迪说,双方都试图迫使对手就范。但这场争端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比如一旦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金融机构下手——例如,吊销中国的银行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执照,或将它们从国际支付系统Swift中剔除出去。
中国已在回击特朗普做法的同时,将自己打扮成美国不公平贸易和保护主义的受害者。讽刺的是,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在使用同样的(如果不是更糟的)做法,比如限制外国投资,补贴本国企业。

习近平本人尚未对美国的最新关税直接发表评论。但据中国官媒报道,周三下午,也就是新关税生效后不久,习近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其他六名委员和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要求官员们深化与邻国的关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新关税发表了评论,他周三说,“对这种霸道霸凌行径中方坚决反对,绝不接受”,并表示“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
中美经济脱钩将对全球产生影响。贸易一直是近50年来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石。没有了贸易,双方在其他全球问题上(例如安全问题、气候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大流行和金融危机)的合作可能会停滞不前。
中国已试图淡化本国在特朗普政府制造的经济混乱中存在脆弱性的问题。中国声称已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国内经济正变得更加自给自足,尤其是在自主研发技术方面。
但这种说法掩盖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中国经济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此外,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体系发动攻击,包括对越南等国征收高额关税,直接打击了中国经济目前仅有的几个亮点的核心,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以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已在越南等国设立了工厂。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说,贸易战的后果将给美国带来损害,美国依赖中国提供各种制成品,但给中国带来的损害会更大。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