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香港的一家麦当劳,52岁的程展纬正在当班,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擦拭桌子,清理托盘中吃了一半的薯条,把杯子里的汽水和奶茶倒掉,还要把鼓鼓囊囊的垃圾袋拖到垃圾箱。
对他来讲,这份兼职的主要目的并非维持生计,而是为了他的重要目标做调查工作:在这个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城市里,用艺术为从事卑微工作的人发声,改善他们的待遇。
然而,这个项目在上个月戛然而止,在公开呼吁香港的麦当劳门店恢复员工的带薪用餐时间后,他遭到解雇。程展纬没有气馁,他仍在继续努力——即便在这座城市,更广泛的政治抗议活动的范围已经缩小。
“许多人已经接受了不可以对工作场所发表批评意见的事实。但员工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创造利润,”程展纬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有权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去20年里,程展纬的活动横跨艺术和行动主义两个领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者,同时网上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称他是在博眼球、搞噱头。
工作场所既是他的灵感来源,也是他的画布,从为博物馆的保安提供凳子,到为地铁的保洁员提供更多关怀,他都曾经四处奔走努力。

香港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40港元,仅勉强够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这里没有集体谈判法,因为没有法律义务,因此承认工会的雇主也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工会在政治上很活跃,经常参加示威活动,向港府施压。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领导人曾承诺给予香港“高度自治”,随着香港人对于他们认为削弱此承诺的行为发起抵制,这样的示威活动变得更为常见。
但持续一年且时有暴力发生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导致北京在2020年采取镇压行动,并实施了一项国家安全法,这使得异议的声音受到压制,许多曾经活跃的工会遭到解散。
香港的一些劳动组织者因他们的亲民主激进主义被判违法并入狱。前立法会议员、劳动权益倡导者李卓人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狱中候审,政府还悬赏通缉另一名劳工活动人士——现居英国的蒙兆达。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曾锐生表示,就劳工活动本身而言,香港政府不太可能将其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如果劳工活动针对的是大公司而非政府机构。
他说:“困难之处在于,在香港,你做什么,以及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并不总是那么清楚。因此,人们对自己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变得更加谨慎。”

压力还在加大:香港在周三提出修例,赋予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新工会的权力。
程展纬表示,他的行动主义始终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对或存在风险。
他说,在新冠疫情期间,情况一度变得紧张,当时当局打击所有可能吸引人群聚集的行为。他说,警方在地铁站搜查并盘问他,当时他穿着保洁的制服,外面套着一个垃圾袋,上面用胶带写着“最低工资,最高风险,最少支持”。
地铁的运营方——港铁后来提高了合同清洁工的时薪。
程展纬拥有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硕士学位,曾参加世界各地的展览和驻留项目,包括去年在纽约,他在那里收集易拉罐和其他可回收物品,以实现“公民艺术家”的努力。他的一些视频、照片和雕塑作品被香港M+和英国利物浦Open Eye Gallery等博物馆收藏。他的项目“卧底工人”入围了2019年的可见奖(Visible Award),这是一个针对社会参与艺术作品的奖项。
在大约十年时间里,他在母校和香港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艺术,包括一门颇受欢迎的“创意公民”课程,他的学生接受培训成为保安并汇报他们的经历。(他说,他对社区活动的灵感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人们把自己锁在一起,试图让一个历史悠久的渡轮码头免遭拆除。)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