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汽车制造商的中国消费电子巨头小米表示,公司正在配合警方调查一起致命车祸,该事故涉及该公司的一辆电动汽车,事发时司机正在使用该车的自动驾驶功能。
据小米官方社交媒体上的帖子称,周六晚些时候,一辆小米SU7轿车以每小时约10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中国东部一条高速公路上的混凝土护栏。周二,当地媒体报道了撞车和随后发生的火灾,并发布了烧焦车辆残骸的照片。起火导致三名大学生死亡。
小米表示,司机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16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启用了该公司的NOA智能辅助驾驶。汽车在以这样的速度行驶时遇到了一个路障,因为部分道路正在维修,车辆被分流到另一条车道上。
碰撞前几秒,汽车警告前方有障碍物,并开始减速,但为时已晚。小米公司表示已致电警察和紧急服务部门。
这起致命车祸发生在小米推出SU7电动汽车一年后,对于这家因其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而获得狂热追随者的公司来说,生产电动汽车是一个重大转变。外形酷似保时捷Taycan但价格只是其一个零头的SU7的在中国残酷的电动汽车市场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第一年就卖出了20多万台。
一家没有汽车制造经验的公司能够制造并销售一款汽车,并能如此迅速地获得市场份额,这证明了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和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优势。这也是对汽车行业的一个警告——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汽车品牌,而是向几乎所有擅长高效、廉价制造电子产品的公司开放。
本周,小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近9%。上周,该公司通过出售新股筹集了约425亿港元,为其电动汽车业务的扩张提供资金。
中国积极推动辅助驾驶或无人驾驶技术,希望在这个新兴领域建立全球领导地位。许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其批量生产的汽车中加入了这些先进功能。当发生涉及该技术的致命事故时,有关事故的信息会悄悄从中国互联网上删除。
小米在公司官网上宣传其辅助驾驶功能。该公司表示,它的汽车可以自动加速或减速,改变车道,进出高速公路,避开施工。然而,该公司警告称,这些“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不能“完全取代”驾驶员控制车辆。
小米表示,发生事故的汽车是其SU7的标准型号。该型号没有安装lidar,也就是“光探测和测距系统”。
浙江消费者委员会的汽车专家汪英来告诉官方媒体,如果没有这种基于激光的传感设备,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将更难探测到前方的低速或静止物体。
在中国社交媒体服务微博上,一位经该平台核实为其中一名遇难者的母亲的王姓女士表示,自悲剧发生以来,小米一直没有联系过家属。
“女儿发生了这个意外后,我的家里已经塌了,”王女士写道。“我们只想要一个说法。”
据执政的共产党经营的报纸《南方都市报》报道,另一名遇难者的父亲说,他的女儿和一名同学在车祸中被烧死。他也表示,该公司没有联系他。
在周二晚些时候的第二份声明中,小米的汽车部门表示,在警方的许可和指导下,该公司曾试图在当天早些时候与遇难者家属会面,但公司仍在等待回复。
小米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另行发文,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并感谢人们的“关注和批评”。他表示,关于这起事件,目前有许多问题公司无法回答,但他保证小米不会试图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