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蓝色无纺布头套的女工们把粉红色的毛绒小猪和橙色的毛绒狐狸缝好后扔到一大堆玩偶上,这些玩具将从玛丽亚·廖(音)开在中国南方的工厂装箱运往美国,廖女士的许多客户都在美国。
工厂与应有的状态相比过于安静。今年的订单少了,这是因为面对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接连加征关税,廖女士的客户们犹豫不决,而且本周还将迎来新一轮关税。这些关税已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小企业,它们依靠中国工厂来生产他们设计和销售的产品。
这些关税也影响着大洋彼岸,比如廖女士的两层楼工厂——东莞雅润里(音)玩具厂。
“我们无能为力,”现年33岁的廖女士说,她和哥哥一起经营这家工厂。“我不知道下个季度会怎么样。”
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用的玩具、衣服、工具,以及汽车是像廖女士这样的成千上百万中国人裁剪、缝制、制造、组装的。他们的工作让美国公司能快速廉价地制造产品,并将它们便宜地卖给美国的家庭。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中国去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高达7万多亿人民币。但廖女士的困境表明,特朗普的关税(包括对所有商品征收的20%基础关税)正在挑战中国人长期以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像廖女士这样的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许不能再以美国为主要目的地。
廖女士的一个美国客户销售以书中人物为原型的玩具娃娃,该客户最近要求她降价20%,廖女士说她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她生产商品的利润率是30%,这让她在面对生产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波动上有个缓冲。廖女士说,降价20%会让她的大部分利润消失,让工厂难以经营下去。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