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威胁已演变为真金白银的争夺,他试图利用美国的经济实力迫使其他国家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维持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贸易议程明显呼应了他在《交易的艺术》中展现的风格,本质上是要求贸易伙伴以投资承诺的形式出示资金,否则将面临天文数字的关税。
这些资金承诺为特朗普带来契机,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谈判技巧,炫耀他为美国吸引来巨额资金,为其贸易议程增添了真人秀般的吸引力。随着特朗普政府在周四的截止日期前加速与数十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他的策略已不止于开放国际市场和减少美国贸易逆差。
上周,在特朗普及其团队为赶在自定的8月1日截止日期前密集推出一系列新贸易协议时,这种策略就有所体现。

“韩国目前正面临25%的关税,但他们提出了降低关税的方案,”特朗普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很想听听他们的方案是什么。”
第二天,特朗普同意对韩国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一较低税率的达成是因为韩国同意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
并非只有韩国做出此类承诺。日本表示将设立一个55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美国的投资。欧盟则表示,其企业准备投资至少6000亿美元。
在贸易专家看来,这些承诺引发了一个问题:特朗普是在与贸易伙伴谈判,还是在挟持贸易伙伴?
“这无疑是一种全球性的敲诈,”右翼的卡托研究所国民经济学副总裁斯科特·林奇科姆说。“事实是,特朗普正利用美国的关税政策,事实上等于将这些条款强加给那些不那么情愿的参与方。”
但这些非正式承诺的模糊性表明,其他国家或许也在寻找巧妙的方式来规避特朗普的关税。

尽管关税的执行相对直接,但投资和采购承诺的监管却没那么容易。例如,欧盟无权强制企业进行其所承诺的投资类型,而日本承诺的大部分投资将以贷款形式进行。
这些投资公告还引发了混乱,且缺乏此类协议通常会包含的详细信息,以避免未来纠纷。
韩国的3500亿美元投资中,绝大多数将以贷款和贷款担保的形式进行。美国官员称这些投资90%的利润将归美国人民所有,韩国官员对这个表述感到困惑。
一份宣布欧盟计划的情况说明书留出了一定余地,称“欧盟企业已表示有兴趣在‘美国各行业’投资至少6000亿美元”。
“我认为,包括那些已宣布承诺的国家在内,很多人都对这些承诺的实际含义存在诸多疑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的迈克尔·弗罗曼说,“这些承诺是否具有约束力?如果这些国家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完成一定数额的投资,关税会恢复吗?”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包含了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的承诺,但这些承诺从未兑现。该协议虽设有执行机制,却被证明毫无效力。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