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短短24小时内,特朗普总统就激怒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长期盟友。不到两个月前,两国还表示将合计向美国投资近1万亿美元,以换取降低关税。
上周四,美国移民官员突袭了位于乔治亚州的一处现代-LG大型工厂的建设工地,这是韩国两家最知名企业的旗舰项目。据联邦官员称,数百名韩国公民因非法居留或非法工作而被逮捕拘留。
同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批准了7月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日方承诺将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则落实东京迫切寻求的汽车关税减免。但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还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明确规定,这550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由特朗普而非日本官员来决定。如果日本违背他的意愿,他有权提高关税。
 这些事件再次表明了特朗普如何利用贸易谈判来推动其议程,尽管这给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带来了外交、政治和经济上的后果。
在日本和韩国,政商领导人越来越公开地表达不满,认为自己的国家被迫就范,并质疑继续顺从特朗普的要求是否明智。
在首尔方面努力将300多名韩国工作人员接回之际,韩国的保守派媒体、向来支持美韩结盟的《朝鲜日报》发文指出,政府必须“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周一的社论中,该报敦促官员向美方传达韩国国内正在质疑是否应继续在美国投资。

“人们不禁要从根本上质疑,美国所说的‘同盟’究竟意味着什么,”《朝鲜日报》写道。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借助”了与两国领导人的关系,“通过谈判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协议,为美国产业拓展了市场,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重大投资。”
公众的愤怒给韩国敲定7月下旬贸易协议细节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根据协议,美国同意将对韩国商品的关税从25%降低至15%,作为交换,韩国企业承诺将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专门用于增强美国造船业。
韩国总统李在明周三表示,企业对这次突袭行动“深感困惑”,因为“他们并非长期或永久性的工作人员,而是协助安装设施设备的技术人员”。
若美国不能保障此类人员在美工作安全,韩企将会“犹豫是否要进行直接投资”。
韩国外长赵显周一在国会表示,鉴于发生在佐治亚州电池厂的突袭事件,韩国在贸易谈判中提出了美国为韩国工人提供更多签证配额的要求。
特朗普周一的社交媒体发文称,他将“尽快通过合法途径”为在美投资的外企派遣人员赴美生产提供便利,但他补充说,这些企业必须雇佣并培训美国工人。
特朗普在这项协议中的主要让步是降低了对韩国经济非常重要的汽车行业的关税。但由于降税措施尚未生效,这一承诺正成为悬在谈判之上的变数。本周两国将继续磋商韩国投资的落实方案,但首尔方面已明确表示,它无法接受日本上周所作出的那种让步。

“没有哪个韩国人会签署那样的草案,”李在明办公室的政策室长金容范周二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
他补充说,若无法就其余对美投资安排达成协议,韩国政府将不会推进造船业投资计划——该项目被韩国官员称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方案。特朗普一再誓言要重振美国的海运产业,这将需要韩国的帮助,后者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日本的前车之鉴正笼罩着韩美谈判——有评论认为,日本签署的协议等于向特朗普让渡了金融主权。日本媒体公布的谅解备忘录细节表明,日方当时只能屈服于美方的要求,否则就得承担损害经济的风险。
该备忘录值得关注的条款包括:特朗普将亲自遴选日本对美投资项目。文件显示,一旦美方作出选择,日本需在45天内完成项目审核并提供资金。若日方拒绝推进项目,特朗普有权自行设定更高关税税率。
根据文件,日本最初将获得投资所产生现金流的一半,直到达到约定的门槛为止。此后,日方收益比例降至10%,剩余资金将归美国所有。
前日本经济产业省高官细川正彦表示,日方为了“止损”而不得不同意这些条款,以便降低汽车关税。但他认为,这个过程不太可能像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所宣称的那样展开。
“若认为美国开口要钱日本就会拱手奉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日本并没有成为美国的提款机,”细川正彦说。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