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九个,这种武器能在瞬间摧毁和辐射人类定居地。但核武器只被使用过两次,那是在80年前,当时只有一个国家掌握这种刚起步的毁灭性技术。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西部城市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人们认为这个极端行动加速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降。一架名为“埃诺拉·盖伊”的美国轰炸机投下了这枚重达约4.4吨的原子弹,原子弹在距离地面600多米的空中引爆,形成巨大的蘑菇云,以高达4000摄氏度的高温将这座城市烤焦。到当年年底,原子弹爆炸及其核辐射影响夺走了约14万人的生命。
三天后,另一架美国轰炸机在日本西南部城市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造成那里的7万人死亡。这两座城市被摧毁数天后,日本宣布投降,结束了其长达数十年的残暴征服战争。但这两次轰炸也宣告了一个更可怕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人类的创新可能引发规模空前的死亡和破坏的时代。
被夷为平地的广岛在重建过程中,也将自己奉献给了和平事业。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但80年过去了,这个梦想已在逐渐渺茫。日本的三个邻国——俄罗斯、中国、朝鲜——都是拥核国家,而日本依靠美国为其提供核保护伞。随着太平洋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核毁灭亲历记忆的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怀疑国家不惜任何代价维护和平的承诺。
日本为什么在“二战”后全力推行和平主义?
是美国人强迫它那样做的。大日本帝国武装力量残暴地入侵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偷袭了珍珠港,而且日本军国主义者愿意为帝国牺牲一代年轻士兵的性命,这些原因使获胜的美国坚定地认为,再也不能让日本发动战争。
日本的所谓“和平宪法”是美国人起草的,美国曾占领日本近七年。该宪法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其第九条一直被解读为日本永远不得拥有具备进攻能力的军队。
作为对日本放弃战争的回报,美国承诺在日本受到攻击时提供防卫。美日安全条约让日本成了核威慑理论的受益者,该理论认为,对核报复的惧怕能阻止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那为什么日本有军队呢?
考虑到宪法中的这些限制,日本的军队叫自卫队。日本自卫队不能在国际冲突中参与战斗。但宪法并不阻止日本扩充军备,以应对来自中国等亚洲邻国的潜在威胁。但反过来,由于日本的“二战”行为,中国等邻国也对日本的重新武装感到担忧。如果国防预算持续增长的话,日本将很快跻身于世界上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行列。所有这些现代化装备理论上仅用于防御目的,但日本国内关于本国全球军事地位的争论已变得日益激烈。
日本民众如何看待本国重整军备?
虽然许多老一辈担心日本对和平主义的承诺正在减弱,但年轻的日本人普遍更为乐观。支持军事扩张者表示,不应该永远强迫日本采取被动防御姿态,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威胁日益加剧的时候。(除了超级大国在东亚地区的角逐,日本也与中国、俄罗斯,以及朝鲜和韩国有领土争端。)这些人担心美国也许不会总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他批评日本过度依赖美国军事基地的存在。
随着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记忆逐渐消失,大多数日本人现已不太了解那些灼热证言,那些证言曾支持了日本的和平主义和不拥核立场。以修改宪法第九条为目的的“日本会议”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团体,它在执政的自民党议员中获得了显著支持。修宪曾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现在已成为一个政治话题。
核武器问题呢?
代表原子弹受害者的组织“日本被团协”去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该组织为实现一个无核武世界所做的努力。但日本从未签署过《禁止核武器条约》。2023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在广岛(岸田文雄的家族来自广岛)为七国集团峰会作东时,支持了一项暗示核威慑可能带来某种形式和平的峰会声明。
岸田文雄的立场反映了日本国内不断增长的一种情绪:虽然核武器很危险,彻底消除核武器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但现实世界也需要威慑力和强劲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