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东南亚已成为一种常见战略。觊觎美国市场却受制于关税的中国企业采取迂回战术。它们涌入某个东南亚国家开工厂,填补供应链。它们投资数十亿美元,创造就业和商机。当地经济因此而繁荣起来。
特朗普总统想要切断这种贸易。上周五,他宣布对所有经第三国转运美国的商品加征新关税,全球税率为40%。这些关税的目的是切断转口贸易,美国政府称这让中国制造的商品得以规避惩罚性关税。
这项政策对东南亚地区造成巨大冲击,因为中国的投资已帮助其较贫穷的邻国实现了经济更快增长。打击转口贸易将打击这些国家的经济,也使东南亚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该地区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越南到柬埔寨再到印度尼西亚,官员和企业高管们正在紧急评估这个新关税的后果。
新关税给一些国家带来了难题,这些国家一直使用中国的零部件来生产它们最终销往美国的商品。特朗普政府尚未详细说明将如何执行这项新的转运关税——难道是打算对所有此类产品都征税吗?

有一个国家为其他国家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已在过去十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之一。十家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给马来西亚各地的工厂投入了150亿美元,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后来,美国在拜登总统执政期间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太阳能设备征收了高达250%的关税。该国如今只剩下两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其中一家已停止了大部分生产。
这种大起大落已给马来西亚敲响了警钟,这个拥有3500多万人口的国家正在重新思考如何推动本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我们正努力将自身定位为技术创造者,而非单纯的投资接受者,”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说。“不仅把自己的当作一个生产基地,也是一个拥有庞大中产阶级的消费市场。”
一直在努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马来西亚官员曾说,愿与特朗普政府合作,制止企业将中国商品伪造成本国产品。但他们上周五得知,美国将对马来西亚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对任何被认定原产于中国的商品追加40%的额外关税。新规将于本周生效。
马来西亚发现自己正被夹在美中之间。
马来西亚相信中国的太阳能企业能在本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马来西亚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让一半的能源消耗来自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无法再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设备已将仓库堆满,政府想让企业将这些设备卖给本国的太阳能发电厂。

马来西亚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它仍需要中国的太阳能产业。该国本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中,逾75%从中国进口——因北京推行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国产品价格更低。
从长远来看,马来西亚想让中国公司重启它们在该国的闲置工厂,为国内市场生产太阳能电池板。
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正式打响的中美贸易战中,东南亚承受的冲击远超其他地区。
随着中国企业和全球跨国公司纷纷将工厂迁出中国,以规避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东南亚国家曾从中受益。
对马来西亚来说,眼下的目标是减轻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给本国带来的连带损害。
“我不希望看到我们不得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刘镇东说,并补充道,“我想看到我们增强自身能力。”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