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周出席跟一群杰出企业家的座谈会时,他看上去心情不错。
中国过去几周好消息不断。初创公司DeepSeek的人工智能模型让美国股市暴跌,西方的评论人士惊呼这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然后,一部根据中国神话改编的动画电影获得了超过130亿元的票房。习近平在上周一的会议上暗示他支持民营经济,推动香港股市达到三年来的最高点。
对中国来说,这一切都让它从两年来的低迷——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和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中得到了缓解。
尚不清楚的是,一家初创企业的创新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持久推动,也不清楚一位以不信任和不喜欢民营经济而闻名的领导人突然表现出的友好态度能给商界带来多大的信心。对这次座谈会的解读各不相同。
“现在的中国像1949年的上海?”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问道。1949年,民营经济在共产党统治下被国有化。“还是像1979年的深圳?”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每个人都没有底,”另一位评论者回应道,并表示,许多出席会议的高层领导可能也不知道。
信心的缺乏和渴望重新开始都是真实存在的,凸显了中国摆脱经济低迷的迫切愿望,以及对领导人是否愿意改变路线的不确定性。民营部门也有充分理由担心,北京可能会以支持的名义进一步干预企业,从而扼杀创新和竞争。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许成钢表示,习近平之所以召集这次会议,是因为他看到DeepSeek带来的影响力比他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所取得的成功要大得多。DeepSeek直到上个月之前还只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初创企业。“他希望民营企业能帮他找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他说。
许成钢对习近平的领导持批评态度,也是最早指出中国存在经济通缩压力的人之一。他表示,DeepSeek的推出和其他积极消息可能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任何持续的势头都可能给经济带来支撑。
“我不认为整个经济增长逐渐下降的趋势会改变,”他说。“不过,中国或许能够摆脱一年前开始的严重危机,转向更平稳但持续的衰退,这给了它喘息的机会。”
他还表示,他也不相信DeepSeek或人工智能能够解决中国经济困境的根源——需求疲软。它反而可能会通过提高企业效率来增加供应,从而加剧失衡。
习近平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寄予厚望。他在座谈会上告诉他们,要“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习近平敦促他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加强自主创新。
在国家电视台播出的近10分钟的座谈会片段中,中国最杰出的企业家们(他们主要来自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在习近平走进会场时毕恭毕敬地起立,热烈鼓掌。会后,他们排起长队与习近平握手。
几位创始人穿着所谓的“习夹克”——习近平经常穿的一种深色拉链防风夹克,它已成为中国官场的非正式制服。新闻画面显示,习近平讲话时,许多企业高管像大学生一样坐在他面前记笔记。其中包括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在线金融巨头蚂蚁集团的创始人马云,他是习近平在疫情期间打击科技行业的首个目标。
“这次会议就像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一位投资过中国一些最成功科技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家告诉我。“市场的反应让我吃惊——过于积极了。”
据央视报道,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财政收入,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