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当选是一个里程碑时刻。日本上一次由女性领导还是1771年,当时在位的是后樱町天皇。
高市早苗的当选意味着七国集团如今已有两位女性国家领导人。她与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并肩而立。在她们之前还有三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特蕾莎·梅和利兹·特拉斯,以及德国的安格拉·默克尔、加拿大的金·坎贝尔和法国的伊迪丝·克勒松。
注意到这个群体的共同点了吗?
除了执政不到一年的社会党人克勒松,其他所有七国集团女性领导人都来自右翼。

一个专属俱乐部
全球女性领导人最核心的共同点是:数量极少。
由于人数稀少,且这些女性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当选,难以总结出规律。每个人的崛起都离不开独特的背景环境。
这些女性的政治立场也各不相同:主张接纳移民的中右翼人士默克尔与推动移民限制的高市早苗和梅洛尼截然不同。
并非所有女性领导人都来自右翼。放眼七国集团之外,不难找到左翼政府首脑的例子,比如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谢恩鲍姆和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
尽管如此,在G7这个工业化国家集团中,自由派政党始终未能推出赢得选举的女性领导人,这多少有些令人困惑。在美国,两位最接近总统职位的女性都是民主党人,却均以失利告终。在英国,工党从未选出过女性领袖。
这可能有些反直觉。通常情况下,是左翼明确倡导女性参政,往往通过性别配额等机制实现——如今全球约半数国家都设有此类配额。而右翼大多对这类措施表示反感,梅洛尼本人就明确反对。

高市早苗曾谈及日本政坛女性的孤独感,但她同时支持的某些立场在批评者看来反而阻碍女性发展。她反对修改要求夫妻同姓的法律,还支持保留日本皇室的男系继承制度。
铁娘子
我采访的专家提出,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因素在相互作用。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比较政治学教授皮帕·诺里斯表示,主要由左翼政党推动的女性参政浪潮具有传染性——不仅在国家内部,甚至跨越国界。
政坛中的女性越多,女性跻身领导层的可能性就越大,无论她们属于哪个政党。
德国社民党于1988年推行性别配额制,这给保守党带来压力,促使其在选举名单中纳入更多女性。在随后的选举中当选联邦议院议员的就包括年轻的安格拉·默克尔。
分享
© 2025 Times of China.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