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的混乱推出已促使投资者质疑长期以来对美元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假设,今年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在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许多人转向了欧元。
自年初以来,欧元兑美元已上涨超过11%,达到1.18美元,为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同期对日元、英镑、加元及韩元等其他主要货币亦呈涨势,表明其走强并非仅因美元疲软。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称,当前正是欧元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契机。
“我们正在目睹全球秩序的深刻转变:开放市场和多边规则正在瓦解,甚至作为体系基石的美元主导地位也岌岌可危,”她上月撰文指出。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赋予美国“嚣张特权”——这个词是20世纪60年代一位法国政客心怀不满的创造。因全球投资者、政府及央行追逐美债等美元资产的安全、稳定收益,形成对美元的强劲内在需求,使得美国政府更容易借贷,并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
在20个成员国组成的欧元区,其经济规模与财富水平虽与美国相当,但从未以同样的方式吸引投资者。欧元在全球使用率上远逊于美元。
近期欧元的涨势与三年前形成巨大逆转:彼时因投资者担心通胀飙升及俄乌战争冲击,欧元曾跌至与美元持平。更与十年前欧元区债务危机不可同日而语——当时这个货币联盟几近分崩离析。
尽管欧元从这些危机中复苏令人欣慰——欧元兑数十个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逼近历史高点,但也有可能物极必反。
随着资金涌入欧元及德国国债等欧元资产,经济学家与企业高管警告,欧元走强可能会损害出口商。这些出口商已经在应对特朗普加征的关税——这些关税使他们的商品在海外市场变得更昂贵——又面临中国竞争对手在关键市场的挤压。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货币策略师瓦伦丁·马里诺夫指出:“欧元进一步走强恐将弄巧成拙。”受美国关税及欧洲政府鼓励进口政策影响,出口可能已经疲软,并拖累欧元区经济。

在能源价格飙升,导致负责制定欧元区利率的欧洲央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通胀后,如今它却面临着通胀可能过低的前景。
欧洲央行预测,明年通胀率平均为1.6%,明显低于2%的目标。部分原因是欧元走强,使得进口商品价格更低。
一些政策制定者表示,存在通胀持续低迷的风险,这对该地区而言是个老问题。在2021年之前的近十年里,欧洲央行将关键利率维持在零以下,希望以此刺激经济更快增长,并促使物价稳步上涨。政策制定者们曾期望这会带动工资增长加快,进而提高生活水平。
预计欧洲央行官员在本周会议上将维持利率不变,但分析人士们日益认为,如果经济前景恶化,或者欧元走强导致通胀预期进一步下降,央行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再次降息。降低利率往往会削弱货币,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洲央行在一年内降息八次,欧元近期仍走强。
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表示,如果欧元汇率升至1欧元兑1.20美元以上,“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
一些欧洲大公司已对欧元走强对公司收益的影响发出警告,尤其是在出口占比较高的德国。
最近成为欧洲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软件公司SAP表示,在没有进行货币对冲的情况下,欧元对美元汇率每上涨1美分,公司收入就会减少3000万欧元。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称,欧元走强对其海外销售额产生了“负面换算影响”。卡车制造商戴姆勒表示,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可能显著影响”其财务表现。
分享
© 2025 Times of China.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