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州议员佐兰·马姆达尼于周二当选纽约第111任市长,借助一股历史性的热情浪潮,全美最大城市迎来了世代更替与意识形态变革的时刻。
美联社在投票结束仅35分钟后即宣布了结果,这场自6月民主党初选便埋下种子的政治逆袭终成定局。从初选到大选,马姆达尼始终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前州长、出身纽约政治世家的安德鲁·科莫,以及他身后那些资金雄厚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周二的选举结果充分表明,马姆达尼通过团结年轻选民与皇后区的工薪阶层移民社区,成功地建立起全新的支持者联盟。与初选相比,他在工薪阶层黑人与拉丁裔社区的支持率也显著提升。
以下是选举之夜的七大看点:

马姆达尼获得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纽约市长选举的最高票。
在全美投票率低迷的时代,周二的纽约市长选举热度空前,投票人数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超过200万纽约市民前去投票,这一数字几乎是四年前市长选举110万投票人数的两倍。在布鲁克林、皇后区和曼哈顿的一些地区,投票率直逼总统大选规模。
马姆达尼直接推动了这场投票热潮——他成为自1969年约翰·林赛以来,首位在五个行政区获得超百万选票的市长候选人(尽管当年总投票数2,458,203人仍略高于本周二的票数)。
马姆达尼建立了他自己的民主党人新联盟。
数十年来,纽约市的民主党人一直依靠相对固定的联盟取胜:曼哈顿与布鲁克林的白人自由派、黑人与拉丁裔选民、极端正统派犹太社区及少数其他移民群体。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马姆达尼重新调整了这一联盟的结构,他构建的新联盟可能改变纽约未来数年的政治版图。
他在布鲁克林富裕的“褐石带”赢得了40至50个百分点的巨大优势,横扫曼哈顿北部,并在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历来以黑人和拉丁裔为主的地区以较小优势获胜。
科莫则在正统派犹太人选区中遥遥领先,获得接近80%的选票;同时,他还赢得了曼哈顿和布朗克斯河谷区大量更自由派的犹太选民的支持——这些选民通常都会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但即将成为纽约首位穆斯林和南亚裔市长的马姆达尼通过赢得两个长期被民主党忽视的群体弥补了这些损失:布什维克与威廉斯堡等士绅化社区的年轻居民,以及皇后区与布朗克斯的出租车司机、小杂货店老板等南亚工薪阶层移民。
科莫虽压制了他的共和党对手——但还不够。
眼见选情告急,这位终身民主党人发动了一场激烈的、有时甚至丑陋的竞选攻势,试图从共和党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那里拉走支持者。
他在福克斯新闻和保守派电台上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甚至在一位喜欢发表极端言论的电台主持人声称马姆达尼会为“类似9·11的恐怖袭击”欢呼后,与对方一起大笑。他成功争取到关键共和党人的背书,更在选举前夜获得特朗普总统的公开支持。
科莫向右派选民传递的信息非常直白:“他赢不了。你要是打算投柯蒂斯的票,不如省点事,直接投马姆达尼吧。”
这番操作成效显著:科莫在史坦顿岛与布鲁克林南部的共和党票仓轻松取胜。斯利瓦在周二夜晚仅获得7%的选票。
然而这一切仍不足以扭转科莫的败局。
尽管投入了4000万美元,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仍未能让科莫取得胜利。
比尔·阿克曼与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等亿万富翁向支持科莫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注资数百万美元,希望击败马姆达尼。
分享
© 2025 Times of China.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