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贸易的争论中,那些关于美国纺织业奄奄一息的故事往往会提到受到中国竞争威胁的纺织厂。然而,一家名为Cocona Labs的科罗拉多公司却通过将产品出口到太平洋彼岸,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Cocona生产用于制造面料的化合物,这些面料被制成床上用品、毛巾和衣物,尤其是户外装备。这些功能性成分能将水分从皮肤上带走,使材料更保暖、速干。Cocona将其生产的大约三分之二的化合物送往中国,那里的工厂负责纺纱、织布以及缝制亚麻制品和服装。许多成品最终又回到美国。
但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全球贸易战动摇了该公司的经济基础。面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实施的报复性征税,Cocona可能会开始做出改变。可能的举措包括:将其核心产品(由化合物组成的所谓母料)的部分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工厂。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鲍曼在俄勒冈州本德的家中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实施这一计划。”

特朗普将他的贸易战宣传为迫使跨国企业放弃中国、将工厂迁回美国的一种手段。然而,这家在全球拥有20名员工的小企业的经历证明,关税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迫使该公司考虑将业务转移到太平洋彼岸。
“太疯狂了,对不对?”鲍曼说。
尤其让他感到不满的是,他的生意受到干扰是为了一个被他斥为异想天开的目标。
“那些服装厂和床上用品厂绝对不可能大量回到美国,”他说。“除非美国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这些商品。”
现年72岁的鲍曼在两个与他目前的工作直接相关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登山运动以及寻求让登山者更舒适的方法。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曾为面料先驱比尔·戈尔工作。戈尔开发了轻便、透气、防水的材料Gore-Tex。
2013年被Cocona请来掌舵之前,他以为自己住在西班牙,享受攀岩的退休状态会一直继续下去。这家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
Cocona的业务多为商业机密,鲍曼对其中的细节讳莫如深。总的来说流程是这样的:从美国西南部开采矿物,运到美国的中大西洋地区,在那里将它们制成颗粒。然后,位于上中西部州和东南部州的工厂将这些颗粒制成母料。Cocona将这些产品出口给中国、台湾、印度、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和萨尔瓦多生产纱线的企业。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发起的贸易战并没有让该公司感到意外。六年前,美中之间的敌意加剧,Cocona开始在印度开发新市场。但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有些保持了几十年的关系,不可能被取代。
鲍曼说:“中国的纺织业基础设施在世界上真的没有其他地方能与之匹敌。”
4月,特朗普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北京方面则将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25%。鲍曼遇到了麻烦。幸运的是,他立即找到了解决方案。他在上海的仓库里存放的母料足以满足订单需求,无需额外发货。
此后的几个月里,随着各方开始谈及举行贸易谈判,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30%,而北京则将其报复性关税降至10%。尽管如此,鲍曼仍然担心新的敌对行动可能随时爆发。
他的客户正在推迟采购,等待未来贸易协定的明确。
“整个供应链上都没有人下单,”他说。他刚结束为期三周的亚洲考察之旅。他还表示,各地都是这种情况。
分享
© 2025 Times of China. 版权所有。